所在位置: 首页> 技术文章> 根目录> 其它>

杀灭曲线的建立

日期:2025-05-03 01:50
浏览次数:153
摘要: 为了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株,需要确定能够杀死未转染宿主细胞的抗生su浓度,可通过建立杀灭曲线(剂量反应曲线)来实现,至少选择5个浓度。 1、 第1天:未转化的细胞按照20-25%的细胞密度铺在合适的培养板上,37℃,CO2培养过夜;注:对于需要更高密度来检测活力的细胞,可增加接种量。 2、 根据细胞类型,设定合适范围内的浓度梯度。以哺乳动物细胞为例,可设定50,100,250,500,750,1000μg/mL。先用去离子水或者PBS buffer按照1:10的比例将母液稀释到5 mg/ml,然后按照下表稀释...

为了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株,需要确定能够杀死未转染宿主细胞的抗生su浓度,可通过建立杀灭曲线(剂量反应曲线)来实现,至少选择5个浓度。


1、  第1天:未转化的细胞按照20-25%的细胞密度铺在合适的培养板上,37℃,CO2培养过夜;注:对于需要更高密度来检测活力的细胞,可增加接种量。


2、 根据细胞类型,设定合适范围内的浓度梯度。以哺乳动物细胞为例,可设定50,100,250,500,750,1000μg/mL。先用去离子水或者PBS buffer按照1:10的比例将母液稀释到5 mg/ml,然后按照下表稀释到相应浓度的工作液。


3、 第2天:替换旧的培养基,换用新鲜配制的含有相应浓度药wu的培养基。每个浓度做三个平行孔。


4、接下来每3-4天更换新的含药wu培养基。


5、 按照固定的周期(如每2天)进行活细胞计数来确定阻止未转染细胞生长的恰当浓度。选择在理想的天数(通常是7-10天)内能够杀死绝大多数细胞的浓度为稳定转染细胞筛选用的工作浓度。